如果你要写一个故事,你会选择把一切都解释清楚,还是留下一些悬念,让读者自己去猜测?大多数情况下,后者显得更有魅力,也更“浪漫”。
金庸似乎也有这种看法。在《天龙八部》的后记中,他曾提到过:“原书留下了许多空白,供读者自行想象填补,虽然这也导致了某些地方模糊不清。”他指出,中国的读者往往不喜欢自己去推测,想要的是一个明确的结局,这样他们才会感到满足。
尽管金庸如此表示,但他并没有将《天龙八部》中的一切都讲明,特别是关于段誉和虚竹这两位人物的结局。他们的最终命运依然是谜。或许,答案就隐藏在他们的名字中。
一、曾经辉煌的二人
对于我个人而言,《天龙八部》在萧峰死后就已经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。三兄弟平定了宋辽之争,萧峰作为一位悲情英雄选择自杀,这个故事已经足够完整了。
展开剩余73%然而,读者的好奇心却是无止境的,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完全交代的部分,比如段誉和虚竹,他们的未来究竟如何,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。
虽然段誉和虚竹的武功在故事的最后阶段还没有达到顶峰,但他们的潜力依然巨大。比如在捉拿辽帝之前,书中提到过:虚竹继承了天山童姥的武功,再加上灵鹫宫的秘技,已经拥有了足以应对任何挑战的能力;而段誉,则继承了鸠摩智的绝世内力,已是惊天动地。
然而,实际的战斗中,段誉和虚竹的表现依然差强人意,这为他们后续的成长留出了空间。事实上,如果金庸有继续描写他们的故事,不难想象,像《射雕英雄传》和《神雕侠侣》中的人物,或许会与他们产生交集。比如,黄裳这个“北宋大内文官”,是否会在段誉和虚竹的晚年与他们相遇?又比如,独孤求败作为剑术的巅峰人物,是否会挑战段誉和虚竹?
还有一个问题:段誉和虚竹究竟是如何死的?
二、虚竹,逐虚
首先来看虚竹,名字倒过来念是“竹虚”,这与“逐虚”发音相近,似乎暗示了他的一生将不断走向衰退。从虚竹的命运来看,这一点并不难理解。
虚竹在成为西夏的驸马后,已然是人生的巅峰。身怀逍遥三老的内力,和梦姑的陪伴,他似乎一切都拥有。然而,盛极而衰是世间常理,虚竹的未来恐怕不如人意。
灵鹫宫的势力逐渐衰弱,这从《射雕英雄传》中的表现可以看出。尤其是从修订版中的设定来看,虚竹继承了丐帮的武功,而丐帮又视灵鹫宫为恩人,这表明灵鹫宫的影响力曾经很大,但随着时间流逝,这股力量也逐渐消失。
灵鹫宫的衰落或许有多方面原因。虚竹虽然武功出众,但他性格温和,不擅长管理宫中复杂的关系。三十六洞、七十二岛以及星宿派等各派的成员进入灵鹫宫后,势力矛盾不断,虚竹未必能妥善处理这些冲突,导致宫中混乱,最终走向衰败。
从虚竹个人的角度来看,他当年沉迷武学,练习灵鹫宫的秘笈,或许正因为这一份执念,最终他陷入了“武学障”中,迷失自我,可能在灵鹫宫的后殿石窟中死于非命。
三、段誉,欲断
再来看段誉,他的名字倒过来是“誉段”,与“欲断”发音相近,这似乎与金庸在新修版中的处理相吻合。
在旧版中,段誉的命运算是完美的。他与王语嫣、木婉清、钟灵三位美女相伴,还成为了大理的皇帝,余生必定幸福。但在新修版中,金庸给了他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。段誉与王语嫣的爱情最终破裂,书中提到他后来做了四十年皇帝后,选择出家为僧。
实际上,段誉的命运和他历史原型段和誉非常相似。段和誉的历史原型在当了四十年皇帝之后,由于儿子们争夺皇位,心力憔悴,最终选择出家。这一段历史与段誉的命运非常契合。
《无为寺传灯录》中提到,段和誉最后在无为寺出家,过了平静的修行生活,享年九十四。可以推测,段誉的结局可能类似,他也最终在大理的崇圣寺中圆寂,完成了他的人生旅程。
这些人物的名字似乎透露出他们的命运,而金庸巧妙地将这些细节藏在字里行间,让人细细品味。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武侠的故事,更是对命运与人性的深刻探讨。
这些猜测或许只是基于原著的细节推测,是否准确仍然未知,但至少它让那些热衷于探索故事背后秘密的读者得到了些许满足。
发布于:天津市最好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