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线,是指1964年到1980年之间,以战备为指导思想,在中国中西部十三个省区开展的大规模国防、科技、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。因为地理位置、资源条件等原因,泸州在四川的三线建设中被列为重点地区,大批项目落户于此。
茜草坝,位于长江和沱江相交的地方,地势平坦、四周群山环抱。三线建设时期,为了将北方的重工业向内地转移,茜草坝这片与城市仅一江之隔的土地,被选定作为机械工业基地,随后“长起厂、长挖厂、长液厂”三家大型厂区就此拔地而起。那个年代,能成为“长起厂”的一名员工,常常被视作荣耀。
1966年3月,一列载满北京起重机厂职工的列车,历经三天两夜的颠簸,终于抵达四川隆昌火车站。随后他们经过多次转运,来到了茜草坝。起初,这里是一片荒凉的坝子,周围满是坑洼的不平地。执行“先生产后生活”的方针,工人和家属的工作与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。
展开剩余67%然而厂里人依靠“铁人精神”“大庆精神”,以顽强的毅力和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,迅速让生产和生活步入正轨。慢慢地,车间和厂房一幢幢兴起,干打垒式的楼房拔地而起,厂区的泥泞路也逐步改成了水泥路。
当时的长起厂就像一个小社会,办公大楼、幼儿园、学校、医院、工会俱乐部、礼堂、球场、职工宿舍、市场、厂房等设施应有尽有,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。那时厂里的食堂闻名遐迩,每天提供主副食品超过60种,样样俱全。每到军号鸣响、用餐时间,职工和家属们就会涌向食堂,排成长长的队伍。
1970年,进行了一轮“大干100天”的生产攻关,长起厂自行设计并研制出16吨液压汽车起重机,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开创了我国在液压汽车起重机领域的自给自足历史,同时也成为工程起重行业自制专用底盘的重要开端。75/80年代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开展合作,引进了相关技术。到了2006年,企业与TEREX(美国特雷克斯)集团合资,现如今隶属于中国国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体系。
三线工业区逐渐成为历史的遗址,茜草坝也相继拆除了一些昔日建筑,昔日的辉煌渐渐退去。然而,关于那里的一切,仍留有许多值得讲述的故事。长起厂的生产区,后来被改造成“1965·三线记忆博物馆”,在这里,旧厂房、斑驳的墙壁、墙上那些独具特色的标语,仍然带给人浓浓的年代感。
博物馆内藏品丰富,文字与实物并举,一件件珍贵文物、一幅幅照片、一个个微缩场景,仿佛把人带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。通过展陈,参观者可以感受到三线建设的恢宏气势与伟大成就,体会到当年三线建设者所秉承的“艰苦奋斗、勇于创新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三线精神。
发布于:天津市最好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