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
2025年第二批(非山区海岛县)省级重点村名单
河庄街道建设村榜上有名
这个区域面积2.89平方公里的村庄
如何从众多乡村中脱颖而出?
一起来看看
凭借便捷的交通和优良的生态环境,建设村围绕“富美田园、活力建设”的发展定位,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,依据精心设计的“一带、两横、两纵、多节点”空间结构规划,致力于塑造独具特色的乡村品牌,全面激发乡村活力。
展开剩余69%产业是乡村振兴的“源头活水”,农文旅深度融合正是建设村撬动共富的关键支点。位于建设村内的浙江军创园,不仅成为村民家门口的“致富引擎”,更作为钱塘农文旅融合的新名片,让田园风光与红色文化碰撞出增收致富的火花。
“周末和节假日客流量十分可观,团队预约甚至要‘排队’!”浙江军创园负责人的话语里满是自豪。作为钱塘首个集军事文化体验、红色旅游观光、青年创业孵化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基地,军创园将国防教育搬进田园——CS拓展场上硝烟味十足,军事装备展示区吸引游客驻足,军旅主题民宿里飘出家常菜香,青少年研学团在这里上起“行走的国防课”。
军旅红与田园绿的碰撞,不仅让军创园成了网红打卡地,更让村民尝到了“家门口就业”的甜头。“每年有分红,还能在园区打工,日子越来越有奔头!”村民的笑脸,正是农文旅融合结出的共富果实。
“社保查询、水电费缴纳,在村里的数字生活馆全搞定!”村民陈大伯一边操作智能终端,一边为便捷服务点赞。建设村升级后的“数字乡村系统2.0”平台堪称“智慧大脑”,整合了村务公开、便民服务、环境监测、智慧安防、信息推送等多种功能。村民在手机上就能提交诉求、查询村务,后台实时响应;村口的摄像头连起“智慧安防网”,村容村貌“一网感知”;环境监测数据实时更新,垃圾分类、污水治理全流程可控……
从“跑腿”到“零跑”,从“纸上公开”到“掌上透明”,数字技术让乡村治理更“聪明”,也让村民的获得感越来越强。
如今的建设村,道路干净整洁,服务设施齐全,产业多元兴旺,正是钱塘“江城潮舍”片区协同发展的生动缩影。依托“零碳+青创+田园”特色场景,片区通过强村公司、村村联建等机制,让资源串珠成链,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。
接下来,钱塘将以建设村为样板,持续深化“江城潮舍”片区协同发展,解锁“产业兴、治理优、百姓富”的乡村振兴密码,让一个个像建设村这样的美丽乡村,在钱塘江畔绽放更耀眼的光彩,共同绘就现代化共富乡村新画卷,为全省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可借鉴的“钱塘样板”。
有事爆料
发布于:浙江省最好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